NEWS 资讯动态

糖市“保供稳价”折射出什么? 

热度:1387
    一年一度的全国糖会11月1日—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顺利召开,作为食糖行业每个榨季最为重要的会议,本次会议向业界传递出诸多重要的信息,为新榨季行业各环节的经营、操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为新榨季的行情的分析判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了理解和把握本次会议的相关信息,卡罗拉特地选取了本次会议的几个关键词,并对会议的一些疑惑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对各位看官后期的市场操作提供些许帮助。
    糖会关键词
    1、稳定
    从本次糖会多位与会领导的发言来看,要求市场保持“稳定”无疑是新榨季的首要任务。国家发改委经贸流通司副司长刘小南提出,“保供稳价”将是新榨季市场调控的目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也指出,11/12榨季国内外宏观形势比较复杂,如何保证市场平稳运行,是一个很关键的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稳定”将会是11/12榨季糖市的第一主旋律,这是市场政策基调的重要转变,在“政策市”特征依旧明显的情况下,这也将有利于糖市更加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2、增产
    本次会议各产区代表分别汇报了各自产区新榨季的糖料生长以及产量预测情况,这里就不再重新描述,按照预测值累加,11/12榨季全国产量达到1150万吨会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后期天气情况正常,全国产量接近1200万吨也并非难事。总之,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经历了连续三个榨季的减产之后,新榨季全国实现增产将会是大概率的事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保证大部分的市场供应,从而也能够规避国际糖市不稳定以及进口糖增加的风险,加强和巩固国内市场对价格的话语权。
    3、缺口
    本次会议预计,10/11榨季全国食糖消费量达到1358万吨,11/12榨季全国消费量很有可能会超过1400万吨,食糖消费结构基本稳定,食糖刚性采购需求依然明显,因此,即使11/12榨季国内食糖产量能够恢复增长到1200万吨左右,国内市场仍然存在200万吨左右的供应缺口,在此情况下,进口糖和储备糖的投放将会是弥补供应缺口最有效的办法,同时国内产量的增加,进口糖数量的增大也使得11/12榨季国家调控的难度进一步降低,市场价格可以想象的空间有限。不过也需要看到,国内产糖量的不足仍然是影响整体供求格局的一大“硬伤”,这也使得11/12榨季供应偏紧格局会持续存在,相应的也决定了新榨季市场价格的重心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7000
    考虑到成本增加的因素,多个产区糖协代表认为11/12榨季糖价低于7000元并不合理,甚至有代表建议新榨季国家放储的底价直接从当前的4000元提到到7000元。而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在发言中也指出,综合多方面的因素,7000—7500元的糖价有一定的合理性。显然,从会议各方的发言来看,整个行业已经基本上认可了7000元以上的糖价,从上榨季初糖价突破7000元以后的惊喜到恐慌,再从上榨季大部分时间的逐渐适应到当前的认可,可以说7000元一线不说绝对的坚固,至少在新榨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会是市场重要的底部支撑区域。
    糖会疑惑解读
   “保供稳价”折射出什么?
    如果要选择本次糖会上业界、新闻媒体、评论机构议论最多的词语,相信“保供稳价”肯定会毫无悬念的入选。这个词语来自于国家发改委经贸流通司副司长刘小南会议发言中的一段讲话,“保供稳价作为新榨季调控的目标,保供是第一位的,然后是保证糖价处于合理区间运行,兼顾各方面利益,为行业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这是基本目标。”
    从中可以看出国家调控部门对新榨季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要首先保证市场供应,国家会采取各种办法保障市场供求的平衡,这对市场资金炒作缺口也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二是不允许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要保证糖价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之内,从相关领导的讲话来分析,7000—7500的价格区间会是各方都普遍能够接受的一个价格,而一旦价格超出此区间,市场调控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新榨季对行情盲目乐观,或者是盲目悲观的看法都不可取。
    另外,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回归调整期,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CPI也已经见顶并逐渐回落,这有助于缓解当前的通胀压力, 再加上国内自身基本面的改善,这也预示着国内糖市将回归到稳健的节点,价格也将回归常态,从而也能有效避免因成本推进的物价上涨和货币供应量增多造成的通胀循环。
    行情还有想象空间吗?
    既然国家有关部门认可了7000—7500元为价格的合理区间,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11/12榨季的行情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想象空间,行情也将平淡无奇下去呢?
    从糖市的基本面来看,新榨季的基本面或将“中性偏多”,虽然新一轮增产周期有望到来,但是缺口的存在使得进口糖和国家调控仍然存在很大的压力以及不确定性,供应层面的小幅转向料不会对价格重心的整体向上形成太大冲击。
   从经济层面来看,金融货币存在内在紧缩机制,经济增长重回调整期,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这对市场资金以及投资者发出了明确的政策信号,有助于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调控部门重点强调保证供应,说明市场对继续存在缺口的担忧已大为减弱,加上近期市场行情走势平稳,未出现盲目的翘尾行情,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价格重回强势的担忧。由于市场远期合同已经历前期大幅下跌的过程,而现货合同价格依然巍然不动,因此在期现倒挂的情况下,远期合同价格势必会出现一轮向现货价格回归的过程,行情的推动力也将由流动性转向基本面,在此情况下,短期内糖价重新回暖也将是大概率的事件。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2020029717号-2 上海沪生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公安部备案号:31011002005906
了解更多请关注官方微信 | 免费服务热线:800-820-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