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甜味药消费结构主要以蔗糖为主,淀粉糖等替代品为辅。从广义上说,食糖和替代品同为甜味剂。同作为甜味刑的还有淀粉糖、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菊糖、甘草甜、山梨醇、木糖和木糖醇、A-K糖等。
一般将淀粉糖深加工产品分为变性淀粉、结晶葡萄糖、液体葡萄糖和糖醇四大类。在这四大类产品十,只有结晶葡萄糖、液体葡萄糖与传统的食糖形成直接的替代关系。这两类产品产量占到全部淀粉深加工产品总量的81.75%。
我国淀粉糖的生产区域主要集中于北方,特别是主要的玉米产区。如山东、河北、吉林等地都是淀粉糖的主要生产区域。2008年,我国82.4%的玉米淀粉产自山东(占51%)、吉林(31%)、河北(占18%)三省。
淀粉糖品种从最初的6种增加到2005年的26种,2008年增至28种。我国淀粉糖产品出口总量较小,出口产品主要有山梨醇、甘露醇、葡萄糖及葡萄糖浆。2008年我国淀粉糖主要产品出口量为47.4万吨,同年食糖出口量仅为5.84万吨。
除一些必须用淀粉糖的某种特性保证口感和物理性质的食品外,在其他领域中,淀粉糖和食糖的替代关系主要体现在价格上。两者的替代关系是:当食糖价格低于3600元/吨时,食品行业多数使用食糖;当食糖价格在3600-4000元/吨,是食糖与淀粉糖互相替代的平衡点当食糖价格高于4200元/吨,淀粉糖的替代量就相对增加。